在海南,一支由殘疾大學生為主要力量的特殊IT精英團隊,被譽為“海南最美殘疾人群體”的團隊,他們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還將收穫的成果反哺社會,來幫助、救助更多的殘疾朋友走出困境,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憑藉身殘志堅,艱苦創業的人生定位,他們僅用短短的3年多時間,將一家公司由小到大,發展成為在IT業內頗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科研機構,實現了一個美麗的創業夢,贏得了社會的好評和尊重——他們,就是一群來自海南殘友信息技術研究院的年輕殘疾人。
  “殘友”模式的逐海夢
  這應該是一個必然的開始。
  2010年,海南國際旅游島上升為國家戰略後,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和投資商,這裡再次掀起了一陣心潮澎湃的“闖海夢”。
  2010年6月的一天,深圳市殘友集團的創始人鄭衛寧踏上了美麗的海南島,看到了海的壯闊、天的蔚藍、樹的碧綠、風的潤澤、人的善良,海南優美的風景、淳樸的民情、良好的投資環境深深地吸引了鄭衛寧。
  “這裡簡直就是人間天堂,是一片未經開墾過的寶地。”經過一番詳細的考察後,身為殘疾人的鄭衛寧發現,海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很是適合殘疾人生活、工作。
  那一刻,鄭衛寧決心留在這片土地上,複製他的殘友模式,幫助海南殘疾人實現就業夢想。
  可是,作為一個在商海中撲騰多年的商人,鄭衛寧也明白在海南立足創業面臨的很多風險和不利因素:未知的市場需求、行動不便、資金短缺、人才招聘難等。他期待有熱心人士來相助開拓這番事業。
  就在他考察完畢將要離開海南島的一次晚宴上,機緣的巧合遇到了一位愛心人士李德勝。一番交流後,李德勝被鄭衛寧的事跡感動,他表示願做義工幫助籌備海南殘友。
  鄭衛寧邀請李德勝到深圳殘友考察。在三天的考察期間,李德勝參觀了殘友軟件開發團隊、影視動漫團隊、手機裝配流水線團隊等,而最讓他心靈震撼的是,殘友員工們那種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殘友模式所彰顯出來的社會意義深深打動了他。
  來不及多想,此刻的那份感動已讓李德勝“不能自拔”。共同的目標以及對殘疾人事業的關愛,使李德勝考察期間就與鄭衛寧共同謀划了海南殘友的未來和發展方向,堅定了殘友模式在海南複製推廣的信心。
  臨別鄭衛寧送給李德勝一句話:懷大愛心,做小事情,期待海南殘友的事業儘快開花結果。
  “八仙” 過海追求殘友的夢想
  2010年7月,深圳市殘友集團抽調八名核心技術骨幹組成團隊,跨過瓊州海峽,來到海南追求屬於他們各自的夢想。8名IT精英,7男1女,其中4位是肢殘,4位患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因為剛好為八人,他們被同事稱之為“八仙過海”。
  領隊劉運寶帶著單凱、潘紅兵、石進、董鎮東、王偉、蘇偉、鄒小鳳等人離開集團公司時,每人都是公司里“有身份的人”,都有比較好的崗位及待遇。
  來自全國各地的“八仙”“過海”到海南來大展宏圖、各顯神通。創業的歷程其實充滿著艱辛和淚水。
  開弓沒有回頭箭。李德勝為“八仙”在海口市海甸島一個小區租了兩套單元房,解決了臨時生活辦公問題。由於沒有業務運作,創業初期連吃飯、房租費都成了問題。
  為了拓展業務,他們頂著烈日到政府部門、企業來推銷自己,他們經歷了無數次的懷疑、歧視,也經歷了許多的感動。
  因為沒錢請不起做飯的廚師,他們輪流拄著拐杖、坐著輪椅自己做飯。最困難的時候他們曾經三個月發不出工資。
  他們經常開著一輛紅色的電動三輪車在海口到處找業務,經常被太陽暴曬或被大雨淋得濕漉漉回來。
  海南殘友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海南殘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的劉運寶清楚記得,當時為了跟某公司談一筆5千元的業務,他來回就跑了“將近十多次”。
  如今已是海南殘友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的石進說,當時工作的苦悶及艱苦的條件,他們也曾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錯了”。因為之前的集團公司他們條件很好啊,如今“好像一無所有”,於是有的人甚至想回深圳去。
  患有嚴重的進行性肌肉營養不良症的單凱,平時都是坐在輪椅上。那時辦公室和宿舍在不同的樓上,每次從辦公室到宿舍的路,對單凱來說都是一個無法逾越的坎,只得坐在輪椅上由幾個輕度殘疾的同事把他抬上臺階。
  “我們最終的夢想不是自己的安逸,而是一份殘疾人的事業”,這種精神讓他們互相鼓勵,不斷堅持,剋服了生活中的一次又一次的困難。
  2010年10月,就在公司創辦一個月後,他們終於爭取到了一個數據庫改造升級的業務,合同價值21萬元,這可是他們來海南的第一筆業務。
  “八仙”非常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訂單,技術上他們輕車熟路,“各顯神通”,沒有辦公桌,他們坐在床上、地板上敲打鍵盤;沒有空調,八仙赤膊上陣揮汗如雨;為趕時間,他們挑燈夜戰,以苦為樂。
  經過5個月的奮戰,他們將開發好的產品按客戶要求按時交付使用,過硬的技術周到的服務贏得了客戶的好評,並收穫了上島併成立公司以來的第一桶金。
  這第一桶金來得無比珍貴,它奠定了海南殘友的發展基礎,增強了八仙立足海南發展的信心。
  愛心揚起夢想的風帆
  如今已是海南殘友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的潘紅兵說,海南殘友創業初期,就確定了具有海南特色的發展方向——組建軟件研發團隊。
  面向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國家戰略定位,他們確定以研發和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並推動海南IT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為己任,以殘疾人人力資源為基礎,實現“社會民生與現代產業體系互助發展的和諧科技事業”美麗願景,進而架構“就業一人、幸福一家、穩定一方”的遠大目標。
  2011年2月,海南殘友信息技術研究院成立,標志著海南殘友打造了以產品開拓市場的佈局正是展開。
  公司負責市場化運作,形成系列產品;研究院負責技術攻關,吸收借鑒國內外最先進技術進行研發,為公司拓展市場提供技術支持,兩者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基礎。
  如何才能壯大公司,人才是關鍵。海南殘友面向全國大專院校公開招聘殘疾大學生,到2011年底,隊伍由8個人發展到23人,產值突破100萬元。
  而隨著殘友隊伍的不斷壯大,當時租住的辦公場所已不能滿足辦公和生活需求,因為20多名殘疾人生活在一個市中心的小區里,多少也帶來了一些不便,他們需要一個相對固定的滿足殘疾員工無障礙通行的工作場所。
  公司剛起步,這樣的辦公場地談何容易?正當他們無奈之際,2011年3月,海南海翼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喜安先生被他們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感動,這位慈善的企業家毫不猶豫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出資600萬元,僅用8個月的時間為海南殘友信息技術研究院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無障礙辦公場所。
  2012年1月17日,這是讓海南殘友人難忘的日子。這一天,研究院及公司搬進了新的辦公場所,更讓大家激動的是,海南省委副書記李憲生等省領導也蒞臨現場揭牌,並勉勵殘友利用現有平臺優勢,聚攏周邊殘障人士,把品牌進一步做大做強,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擴大服務外包等業務,不斷拓展遠程就業渠道。
  省領導為海南殘友的發展指明瞭方向,全體殘友員工倍受鼓舞,決心以實際行動報答黨和政府的關懷,回饋社會。此後,海南殘友在新的辦公場所開始不斷創造奇跡,進入快速發展期。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殘友已初具規模,領域涉及包括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平面、多媒體影視技術、電子商務、移動通訊設備、光電等新能源的技術研發與運維;以及其他與殘疾人相關的技術研發與運維。
  艱辛的付出終於等來碩果的收穫。此時的“八仙”伴隨著公司的壯大而成長,劉運寶成為海南殘友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海南殘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單凱,海南殘友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技術總顧問;潘紅兵,海南殘友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海南殘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殘友們已揚起夢想的風帆!
  夢想在溫馨里成長
  6月,正值夏季的海口市舊州鎮陽光似火,而在綠樹婆沙的海南殘友公司里,沒有一絲煩躁,所有的人都顯得那樣的從容、舒適。
  其實,海南殘友剛剛進入就引起時任海南省殘聯領導的高度重視,他們敏銳的意識到殘友模式在海南落地生根,必將惠及海南更多的殘疾人。海南省殘聯做起了殘友的貼心人,為研究院的發展出謀劃策,與公司一起為殘疾員工鋪設了無障礙通道和完善辦公、生活環境。
  為了充分發揮殘疾人團隊“坐得住、肯鑽研、人員穩定、目標統一”的優勢,公司實施了一系列人性化的措施——實行獨特退養制度,對將來不能再工作的殘疾員工,實行工資及生活補貼的全額照發,內部退養的員工也可以終身領取在公司的最高績效工資的制度。
  經過幾年的摸索,海南殘友開始專註以標準化、專業化社會服務,實現包吃包住包洗衣的無障礙生活保障,規避殘疾人肢体障礙,面向電腦屏幕,發揮殘疾人穩定、踏實的特質,在軟件開發、平面設計、電子商務等領域,基於“優勢視角、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讓體力勞動時代被視為“社會包袱、家庭累贅”的殘疾群體,成為新知識經濟時代非體力勞動“優質的人力資源”。
  海南殘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他們時刻記得惠及更多殘疾人的目標。瞭解到海南有50萬殘疾人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 2012年1月,海南殘友信息技術研究院與海南省殘聯共同成立“海南殘疾人培訓就業示範基地”。
  培訓合格後,研究院為每位學員頒髮結業證書,建立學員檔案。這些學員除研究院留用一部分,剩餘的由研究院負責安排推薦到社會各用人單位就業,並建立跟蹤回訪制度。
  基地成立以來已培訓學員7期共260人次,就業率達到90%。
  今年40歲的符紅麗因患小兒麻痹症導致右手和右腳殘疾,她的丈夫也是一名殘疾人,在一次車禍中受重傷只能躺在床上。沒有了經濟來源,全家生活陷入了困境,兒子還在上小學。
  2013年底,在研究院的悉心教導、鼓勵下,她參加了研究院的培訓班。經過三個月的培訓,從沒接觸過電腦的她就已經可以熟練操作電腦,僅靠一隻手就能設計出精美的畫面來。培訓結束後被錄用為研究院的正式員工,負責軟件用戶界面設計。如今,每月的工資保障了家庭日常開支和小孩上學的費用,她不再是家裡的負擔。
  符紅麗僅是從這個培訓班中走出去的一個。海南殘友正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反哺、回報社會,讓更多的“符紅麗”們加入到這個團隊中來,學有所成,實現就業。
  2014年3月,海南殘友信息技術研究院又與淘寶網簽訂“海南省殘疾人千人就業計劃”,計劃用2-3年的時間培訓殘疾員工1千人,組建淘寶網客服團隊。淘寶網為每位員工免費配送電腦和客服軟件,使更多的重度殘疾人在家中實現遠程就業。
  當月,海南殘友信息技術研究院被中國殘聯批准為首批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
  汗水裡夢想成真
  三年過去,海南殘友不但實現了“就業一人、幸福一家、安定一方”的構想,他們艱苦拼搏、勇往直前的開拓精神,也讓眾多的殘疾人朋友感受到,自己也是可以實現夢想的。
  三年多的時間,因為不懈的付出和追求,因為那一份愛心和責任,因為得到了很多的關心和幫助,如今的海南殘友由最初的“八仙”,發展成了擁有83人的殘友創業團隊,並先後成立了海南殘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海南殘友信息技術研究院、海南殘友殘疾人事業發展中心、殘友網門戶網站、海南殘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初步形成集團化經營格局,先後承接了巴西呼叫中心、呼倫貝爾市殘聯、海南省殘聯、海南團省委、四川成都曙光網絡公司、海南省多個重要部門的數據庫建設等重要項目;開發出《海南省殘疾人數字化管理平臺》、《汽車手機移動診斷系統》、《移動OA系列辦公系統》、《數據綜合管理系統》、《信息無障礙雲服務平臺》等具有知識產權的優秀項目,以過硬的技術、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廣大客戶的贊譽。
  2012年9月,殘友成功通過CMMI5級國際認證,研究院的軟件開發在標準化、規範化、國際化的發展道路上走在了行業前列,擁有了國際化業務拓展的通行證。
  2013年,研究院產值突破1000萬元,不但為殘疾人實現了自身價值提供了發揮才智的舞臺,而且還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2014年1月13日,海南省殘疾人基金會成立暨捐贈儀式現場,這群在別人看來需要幫助的人,卻將400萬元捐贈給海南省殘疾人基金會,用於幫助其他殘疾人——他們的義舉受到社會各界的關註和贊譽,都稱贊他們是“海南最美殘疾人群體”。
  (南海網海口6月7日消息 記者孫令正 報道)  (原標題:海南8名殘疾人將IT公司由小做大 產品獲國際認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f62pfefq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